日前,武威市司法局全面貫徹落實《中共武威市委關于大力推進“干部敢為、地方敢闖、企業敢干、群眾敢首創”努力推動高質量發展走在前干在先的意見》,立足工作職能,制定出臺服務保障“企業敢干”助力高質量發展10項措施,著力打造更加公開透明可預期的法治環境,有效激發企業發展潛力、動力和活力。
一是加強涉企行政立法審查和行政規范性文件合法性審核
拓寬企業參與行政立法渠道,嚴格落實涉企行政規范性文件制定過程中征求意見程序,充分聽取企業、行業協會商會、社會公眾等的意見建議,推動平等保護企業合法權益。
二是深入開展行政執法規范化建設
監督指導行政執法機關嚴格落實行政執法“三項制度”,監督指導各行政執法機關規范行政裁量權基準制定和管理,完善并執行行政處罰裁量基準,確保罰過相當、制度統一,加強行政執法監督檢查,開展行政執法案件評查,進一步規范執法行為,推進嚴格公正文明執法。
三是深化涉企包容審慎監管
全面推行行政柔性執法,督促行政執法機關落實行政處罰“兩輕一免”清單制度。加強對行政行為的復議監督,促進行政機關嚴格依照法定權限和程序開展監管,慎用頂格處罰和查封、扣押、凍結等強制措施。
四是強化企業行政合規指導
監督指導行政執法機關強化服務型監管理念,加強柔性指導,充分運用說服教育、勸導示范、警示告誡、指導約談等方式促進市場主體依法依規開展生產經營活動。落實企業經營管理人員學法用法制度,增強企業經營管理人員誠信守法、依法經營觀念,推動企業合法合規經營。
五是開展企業“送法”服務
依托“與法同行”“法在身邊”普法欄目和“武威普法”微信公眾號、抖音號、頭條號及市縣區法治化營商環境問題投訴舉報平臺,充分發揮“12348”公共法律熱線平臺作用,組織開展“送法進企業、進園區”活動,加強與企業生產經營密切相關法律法規的普法宣傳,為企業提供常見法律問題解答、法律咨詢等線上服務,切實為企業紓困解難。
六是暢通“非訴”服務通道
深入開展主動創穩行動,強化涉企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工作,完善風險隱患前期預測機制,加強矛盾糾紛前端治理,幫助企業從源頭上防范風險、化解矛盾。健全完善涉企調解工作機制,大力推進“馬有信式”個人調解工作室建設,加強企業、商會等人民調解組織和專業性、行業性調解組織建設。對涉企行政復議案件試行快立快審快結,將調解貫穿案件審理全過程,力求爭議得到實質性化解。
七是深化“法企同行”活動
推動落實司法行政機關、工商聯共建溝通聯系機制做法,健全“萬所聯萬會”常態化機制,有針對性開展“法治體檢”,推動有條件、有需求的民營企業設立公司律師。開展“產業鏈+法律服務”專項行動,聚焦新能源及裝備制造、奶產業、特色農產品及食品加工、新材料、特色醫藥、文化旅游等重點產業集群,探索建立武威市法律服務行業聯盟、“產業鏈+法律服務”聯盟,推動法律服務向重大工程、重點項目集聚。
八是強化涉企知識產權保護
圍繞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知識產權保護,創新知識產權公證服務方式,探索知識產權維權援助機制、服務體系、監管機制,推動實現知識產權人民調解線上“云調解”,不斷拓寬服務領域,進一步為企業提供全方位、系統化的公共法律服務。
九是探索推進涉外法律服務業發展
圍繞更好地服務“一帶一路”倡議和甘肅(武威)國際陸港建設發展,積極探索搭建涉外法律服務平臺,拓展涉外法律服務業務,加快培養與儲備處理涉外法律業務的律師、公證人才隊伍。
十是加強和規范涉企社區矯正對象經營性外出管理
嚴格落實《武威市社區矯正對象外出請假管理辦法》,優化審批流程,確保有關社區矯正對象依法接受監管的同時,正常參與企業經營,開展業務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