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6日,人民日報客戶端甘肅頻道刊文發布了甘肅省司法廳的工作新聞稿件——《甘肅省司法廳推動合作制公證機構改革發展取得成效》,現予以轉載。
自新一輪合作制公證機構試點以來,甘肅省蘭州飛天公證處、甘肅省蘭州恒信公證處、甘肅省蘭州市蘭州公證處從2018年到2020年先后揭牌成立。作為甘肅省合作制改革試點的三家公證機構,幾年來經過不斷的探索實踐,改革步伐愈發堅實,各項工作有序推進,黨的建設、隊伍建設、服務能力取得顯著提升改善。
提高政治站位 突出黨建引領
三家合作制公證機構認真貫徹司法部黨組和省司法廳關于加強公證行業黨的建設的意見精神,以高度的思想自覺、政治自覺和行動自覺,提升黨建工作水平,確保公證處始終保持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蘭州飛天公證處自設立之日起,就堅持把黨的領導貫穿于本處內部治理的全過程,堅決突出黨支部在處內各項事務決策中的領導地位,將黨建工作落實到公證業務活動的各個環節之中。公證處重大事項決策先提交黨支部審議,再交由合作人會議討論,切實發揮出了黨組織在重大事項決策中的政治把關和監督管理作用,目前全處工作人員中,中共黨員占70%,5名合作人全部為中共黨員。公證處組織黨員在革命圣地延安重溫入黨誓詞,追尋紅色足跡,感悟初心使命;前往臘子口戰役紀念碑前傳承紅色精神,賡續紅色血脈。蘭州恒信公證處、蘭州市蘭州公證處以黨建促隊建,深入開展多種形式的學習教育,引導黨員在本職崗位上創佳績、在急難險重任務中挑重擔、在中心工作中當主力,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
加強隊伍建設 改善辦公條件
合作制公證機構要發展壯大,關鍵在人。隨著業務量的快速增長,各機構的人員規模也持續擴大。蘭州恒信公證處從改制前只有20名工作人員,發展壯大到現如今的46人,其中執業公證員13人,并以每年培養2至3名新任職公證員為目標持續增長,從公證員到普通工作人員,均具有本科以上學歷。蘭州市蘭州公證處改制前工作人員30人,現如今發展至60余人,執業公證員18人。良好的辦證環境是公證機構的一張名片,體現著公證的形象和公信力,是當事人接觸公證最直觀的感受。蘭州市蘭州公證處提升改造辦公場所,優化完善硬件設施,目前辦公面積達3000平方米,辦證區設置無障礙衛生間、母嬰室,配備老花鏡、急救藥箱、輪椅、雨傘等便民設施。蘭州恒信公證處現有的新辦公場所1300余平方米,設置了接待大廳、公證員獨立辦公室、黨建室、會議室、活動室、打印室、檔案裝訂室和檔案室,設施裝備齊全,為公證處工作人員和辦證當事人營造了良好的辦公環境。同時,引入了法信云辦證系統、公證云在線平臺、配備了身份證識別儀、人臉識別、高拍儀、手機IDC核驗系統等辦公設施,并在全省首家開通了微信城市服務端口,實現了線上辦理公證。
拓展服務領域 實現跨越發展
自改革以來,三家合作制公證機構轉變傳統觀念,充分發揮職能作用,積極拓展服務領域,培育新的業務增長點。蘭州飛天公證處注重傳統業務與新型業務、國內業務與涉外業務統籌兼顧,在鞏固和發展合同、委托、遺囑、繼承、涉外等傳統公證業務的基礎上,認真研究和拓展金融、不動產、公司事務、股權轉讓、知識產權保護、網絡證據保全、司法輔助等新型公證業務,培育新的業務增長點。蘭州市蘭州公證處創新不動產業務模式,設立蘭州市不動產登記延伸便民服務點,免費代辦繼承、贈與房產過戶;推進司法輔助業務,設立城關區法院多元解紛訴調對接工作站。在積極拓展業務的同時,三家合作制公證機構也不忘依靠自身優勢,幫助全省停業公證機構恢復業務,蘭州恒信公證處與臨夏市、積石山縣、臨夏縣、皋蘭縣簽訂協議駐點辦證;蘭州市蘭州公證處與環縣、華池縣簽訂協議駐點辦證;蘭州飛天公證處與康樂縣簽訂協議駐點辦證,大大滿足了當地群眾的辦證需求。
提升服務質量 彰顯公益屬性
合作制改革最明顯的變化,就是公證處的服務模式從以前的坐堂辦證優化到積極主動為民服務,從墨守成規變成了銳意創新,公證服務得到了極大的優化。蘭州恒信公證處為積極響應司法部關于公證領域“放管服”改革新要求和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公證服務需求,推行公證“最多跑一次”服務,持續開展“減證便民”行動,杜絕“奇葩”證明、循環證明等現象發生,把公證服務群眾“馬上辦、網上辦、就近辦、一次辦”落到實處。蘭州飛天公證處成立了“飛天公證處公益法律服務隊”,參加各類公益活動,組織公證人員擔任蘭州市婦聯婦女維權志愿者,開展學雷鋒、“免費遺囑公證月”、“老年人公證服務月”活動,到蘭州市社會福利院進行慰問,支持蘭州財經大學法學院開設《公證理論與實務》課程,全體合作人無償授課。為方便群眾辦證,實行365天無休,節假日公證人員輪流值班,對當事人辦證確有需要的,公證人員在正常上班時間之外實行延時服務,加班辦證。蘭州市蘭州公證處推出“全年無休”、“免費代辦產證過戶”等十項便民措施,全處通過提供預約辦、延時辦、上門辦、巡回辦、駐點辦等多種靈活方式,提供便民利民服務,切實解決群眾辦證難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