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好的生活離不開和諧、穩定的法治環境保障,多年來,甘肅省平涼市華亭市司法局將法治建設所能同鄉村振興所需相結合,在單位幫扶村先行試點,打造法治建設助推鄉村振興“大坪”樣板。
夯實法治建設之“本”
筑牢“兩山”理念根基
把“兩山”價值觀融入法治建設。始終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將其融入法治建設全過程,堅持一張藍圖繪到底,一任接著一任干。通過制定村規民約,把“兩山”理念融入鄉村振興全過程,如倡導秸稈還田,禁止焚燒秸稈,大力開展春、秋兩季植樹造林,鼓勵種植花草,打造沿路小景觀,集中精力發展美麗鄉村。
運用法治思維之“道”
提升依法治村能力
以法治思維推行依法民主決策。堅持民主集中制原則,按照“四議兩公開”流程,定期研究村莊規劃、環境整治、產業發展、民生改善等重要事項。以法治思維開展黨務村務管理。建立黨員民主議事清單,依托每月主題黨日,圍繞支部建設、發展黨員、集體經濟等重要問題進行黨內民主討論,形成會議紀要作為村內重大事項實施推進的前置條件。以法治思維落實村民自我治理。成立“村民議事會”,開展全村民主議事決策常態化協商,實行“事前群眾當參謀、事中群眾來監督、事后群眾作評估”,構建起“村事民議、村事民治”的基層治理大坪模式;建立村級小微權力規范清單,以5個村民小組為自治單元開展“微自治”,對村級招投標、宅基地審批、低保戶申請等村級權力事項進行流程公開和全面規范。
借助法律服務之“力”
維護社會和諧穩定
法律顧問助發展。按照“一村居一法律顧問”要求,聘請村法律顧問,將村法律顧問融入村級事務管理,協助村委會處理涉法事務。三調聯動促和諧。大坪村創新采取“調解員聯村、民警包村、民兵衛士護村”模式,實行調解員公示和調解制度上墻,深入開展上門調解、送法下鄉、巡邏守護等工作,完善訪調、訴調、警調銜接機制,確?!靶∈虏怀龃?、大事不出鎮”。
弘揚法治文化之“魂”
倡導文明村風家風
黨員帶頭+群眾參與”踐行“楓橋經驗”。繼承和發展“楓橋經驗”,把群眾路線貫穿法治建設全過程。例如,為了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大坪村黨員干部挨家挨戶上門宣傳,最終以村民代表大會形式將“禁止焚燒秸稈”正式寫入村規民約?!暗轮?法治”助力移風易俗。積極借助村民議事會、紅白理事會、道德評議會、禁毒禁賭會等民間力量,發動本村鄉賢、退休干部、村民代表等充當“和事佬”“老娘舅”等角色,在發生鄰里糾紛和贍養、婚姻等糾紛時,采用法、理、情相結合的方法,調處化解矛盾,不斷推動鄉風文明進步?!坝布?軟件”營造法治氛圍。在村道兩旁、農戶圍墻、路邊側石、休息長椅張貼村規民約、法治標語、法治漫畫等,播放《鄉村振興 法治先行》《民法典公益宣傳片》等宣傳視頻。去年以來,共組織村民法治培訓4場300余人次,免費發放《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法律援助法》《個人信息保護法》《鄉村振興促進法》宣傳折頁等法治宣傳資料共計3000余份。
當前,大坪村村民自覺地把法律作為解決矛盾糾紛的主要途徑,形成了“民以法尊,法為民用”的良好局面。